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全球的投资者有很多事情值得担心:油价的下跌,欧洲面临的衰退和通缩,但其中最重要且被最不为人所理解的,是中国的债务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在债务中狂欢。其总债务(政府、公司和家庭借债的总和)从2008年占 GDP的100%,升至现在的占GDP250%。这比发达国家少些,但远比发展中国家多。

 

由于大多数金融危机都发生在疯狂的债务上升之后——想想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90年代末的韩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以及2008年的英美吧——中国有可能走向危机。此外,中国经济的通常增长率(实体经济产出减去通货膨胀)在下跌,即从2000年的每年约15%,到现在的约8.5%。看起来还会下跌,因为通货膨胀率在9月份为1.6%,创五年来新低。放缓的通常经济增长率,限制了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从而加重了债务危机的可能。

 

以上分析听起来有道理,但是错误的。中国的债务存在问题,但不可能有突然的危机,以致搅动世界经济。原因是中国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不同:中国严密控制着其银行系统,并且有各种救助银行的措施。相反,中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沾沾自喜,而正是怀着这种情绪,中国的政府官员对于清除金融系统的问题做得太少——多年来,“僵尸”公司和未偿付债务对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抑制。

 

中国一半的债务为公司所欠。具体而言,欠债大户为国有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商。随着经济下行和房地产价格下降,大多数债务有可能无法得到偿还。银行公告的坏账率仅为1%,审计人员也认为银行这个数字是准确的。但根据投资者对银行股份的定价,真实的水平似接近10%

 

即使发生大规模的贷款无法回收,中国也不可能发生“雷曼式”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是中国对其金融系统象“老虎钳一样”的控制。大多数贷款的出借方为国有银行,而借入方为国有企业。如果面临信贷危机,政府的应对很简单,就是象以前所做的那样,命令银行放出更多的贷款。同时,中国有庞大的外汇储备,这就意味着其不用担心外汇的突然干涸,而外汇突然干涸是其他许多新兴经济发生危机的原因。

 

正是对金融系统的控制和外汇储备的缓冲,给中国赢得了解决债务问题的宝贵时间和空间。但问题是,这滋生了自满情绪。官员们在2010年就开始讨论债务问题的解决。他们采取了整顿的起初几步同,如制订一部新的《预算法》(这部法律于明年生效,授予中央政府更大的权力以管理地方债务)。但在实践中,太多的官员满足于债务的展期,而对于违约,他们的本能是救助。超日债是中国发生的首起债务违约,本月其债权人得到了救助。

 

将频临倒闭和无效率公司继续提供信贷的作法,使得债务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标志是债务的不透明和资金配置的无效率。在这方面,日本是反面教材。在上世纪90年代资产泡沫破灭后,日本没有对债务问题进行清理,而是假装公司能清偿债务,银行在稳健运行。结果是:出现大量“僵尸”公司,银行空心化,以及出现了多年的和经济停顿和通缩。

 

北京的官员承诺,中国不会重复日本的错误。但为了履行诺言,他们必须拿出勇气,让该破产的公司破产:一种破产的文化,应该代替以前基于不解决实质问题的继续贷款的“不死”文化。只要投资人认为国家会补偿他们的损失,他们就会不负责任地将资金投入到风险大的计划——这将进一步扩大债务问题。这不仅仅会造成救助资金的浪费,即使是强大如中国,也不可能无何止地填补窟窿。

 

译自:《经济学人》 2014 1018  

话题:



0

推荐

柯荆民

柯荆民

304篇文章 18天前更新

北京昌民律师事务所主任。柯荆民先生执业二十多年,曾担任中债登法律顾问近十年。承办过大量疑难复杂案件。近年来,热心于热点和公益案件。曾主编《金融法律实务》、与人合著《企业与债券投资》,并在《财新》、《金融时报》、《中国债券》、《中国风险投资》和《当代金融家》等报刊发表有多篇文章。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