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中部,有一座小岛,过去,这里曾经绿树如茵。岛上的一条裂缝,暴露出了地下隐藏的巨大财富。黄色的大型挖掘机挖开煤层,将煤装进60吨的卡车。卡车呼啸而过,驶过Pauh露天矿山。中国经济对于燃料的渴求,使得这座矿山,在过去的五年内非常繁忙,肮脏的小道上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可近年来,卡车在每天午后停止了运作。中国对于煤的需求趋于平稳,以致煤价下降。经营这家煤矿的Minemex公司,只得给工人更长的午休时间,但不付薪。“我们没有选择。我们必须忍受”,sighsDemak说。他38岁,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
“忍受”可以说是过于依赖中国大陆的一些亚洲经济体的恰当描绘。这些经济体对中国的出口,之前一直在不停地增加。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年均10%,但在近二年来,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仅为7.5%。对大多数国家而言,这个数字依然令人羡慕;但就中国而言,经济发展明显是低了一档。中国经济从高速度下调,其影响逐渐扩展到了整个亚洲:自2012年以来,台湾地区向大陆出口的机械设备下降了20%;近来,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的铁矿石创下21个月来的新低;今年,香港地区的珠宝销售下降了40%,部分原因是中国大陆的反腐。
然而,并非所有跟中国做生意的经济体都在“忍受”。分析师指出,由于中国的强劲需求,新西兰的牛奶被称为“液体黄金”;中国30多岁的女性作为主要群体,正在乐天网站上疯抢化妆品。乐天是一家韩国零售商。
不同经济体对中国出口状况不同,是因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对其影响不同所致。这种调整是温和而深刻的:消费最终会取代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按照官方统计数字,家庭消费近年来在GDP占比中,逐渐上升,从2010年的4.9%上升至去年的 36.2%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真正的占比可能还要高10个百分点,达到46.2%。今年,即使在政府对铁路和保障房进行投资的“微刺激”背景下,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比例,仍然超过50%。
尽管中国这种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渐进的,但依旧传递到了亚洲。亚洲现在最关心的是,中国会买什么?2013年,作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进口额是1.95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当然,中国的进口,大约一半为零部件,在国内组装后再出口。在亚洲经济体中,台湾地区最易受大陆进口的影响,因为其向大陆的出口额占到其GDP的6%(见表)。但是台湾地区对大陆出口的许多产品是消费品,诸如手机之类。所以,尽管大陆经济结构在调整,台湾地区对大陆的出口,仍旧得到很好的发展。7月份,其对大陆的出口订单,同比上升了15%。
在中国的经济调整中承担较大风险的,是那些主要向中国出口大宗商品和资本货物(如重型机械)的经济体,如澳大利亚。按照咨询公司资本经济的测算,如果中国经济下降至爬行状态,澳大利亚将丧失大约0.8%的GDP。尽管这种情况还没有出现,但是澳大利亚矿产繁荣的消退,已将其失业率推至12年来新高,为6%。这显现了澳大利亚经济的脆弱性:过于依赖中国。
那些没有向中国大量出口的国家,在商品市场上,也感受到了中国的这种调整。中国需求的下降,哪怕是温和的,也意味着很多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典型的例子是印尼的煤价,自2011年以来,下降了将近50%。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经济发展总体降速; 二是中国政府对环保越发重视,要求尽量避免使用煤这种便宜但污染严重的能源。Pauh生产的煤,就属于此类。“如今,不可能通过挖煤挣大钱了,除非你离海岸很近,可以自己将煤运到船上”,印尼煤矿协会的GatutAdisoma说。
并非所有出口到中国的商品,都面临价格下降的命运。用于消费品的金属,如锌,由于其为生产汽车所必需,远远超过了跟中国旧发展模式紧密相关的金属,如铁矿石——铁矿石的作用是炼钢,为中国进行房地产开发所需。值得说明的是,商品生产商遭受痛苦,在某种意义上,对于消费者是一种补偿。大多数亚洲经济体,象韩国和泰国,进口大量矿物和能源。如印尼总理NarendraModi在将来强力启动基础设施投资,则其背景为中国对其商品的需求减弱。
横跨Malacca海峡,在Pauh煤矿的另一边,是全球最大的避孕套生产商Karex。这是一家马来西亚公司。其繁荣原因有二:一个是中国进口商品构成的转变; 另外一个是商品价格的相应变化。避孕套在广泛意义上更能反映消费水平,因为其与以下因素有关:城镇化,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加。自2007 至 2013年,中国的避孕套进口几乎翻了三番,达到3400万公斤。同时,避孕套主要原料橡胶的价格,由于采矿业和建筑业对于大型轮胎的需求下降,从2011年以来几乎下降了一半。看着嗡嗡作响的玻璃管浸入胶乳池,Karex’的总裁 GohMiahKiat对于中国业务很是乐观—— 现在中国只占其出口额的十分之一。他说:“大家一般认为,进口的产品比本地产品要好,所以中国人应该喜欢马来西亚的避孕套。”从避孕套、牛奶到汽车,这里隐含的规律是,只要生产的商品中国愿意买,就会赚得盆满钵满。
译自《经济学人》2014年7月26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