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一个下午,一名可能的客户走入星展银行在上海自贸区新开设的新分行。星展银行来自新加坡,其在上海自贸区的办公地点非常现代化。象大多数国际同行一样,长期以来,星展银行一直非常留意中国业务。
一名保安在玩游戏,大堂空无一人。来访记录显示,其自贸区分行一天只有一二个来客。即便如此,星展银行仍然对中国业务持乐观态度。据星展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其自贸区分行的大部分业务,是通过其他地点进行的。但自贸区分行的懒散气氛,确实反映出了外资银行在中国拓展业务时的艰难。
根据这月发布的官方数据,去年,外资银行中国分支机构的利润下降了14%,而同时中国银行的利润上升了15%。更醒目的是,外资银行微不足道的占比:其在中国银行的总资产份额,去年滑至1.73%(见表)。
外资银行家会会反驳说,在全球范围内,其来自中国客户的收益在上升。渣打银行洪丕正说:“我们在中国境外取得的收入,超过境内”。但无可否认的是,外资银行的中国业务本身,令人失望。不能说外资银行自己没有努力——2007年,当外资银行获准可以在中国建立分行时,42家外资银行开设了几百家分支机构。
尽管这个起点不低,在大多数业务和利润指标方面,外资银行落后于中资银行。去年,外资银行的存款增长放缓至5%,比中资银行13.5%的平均数低得多。外资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是5.6%,远低于中资银行的19.2%。外资银行的资产回报率为0.5%,也比中资银行低得多,中资银行达到了1.3%。
外资银行的困境有自己的原因。跟在全球其他地方一样,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损害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声誉,并且使得其业务重点放在修复资产负债表,而非扩张业务。但监管方面的原因,也很重要。外国金融机构持有国内银行的股份不得超过20%,这排除了并购的可能,使得外国银行只得从头开始拓展其业务。而此时,中国的竞争对手已经有上千的分支机构。在外资银行里,汇丰在中国大陆的分支机构最多:160家;而汇丰持股19%的交通银行,有2,690家。
对于外资银行来说,还有一些程序性的规定,对其发展形成了约束。就本地分行能够承担的外债,中国监管方面有了一个限额。这样,限制了本地分行向其母公司融资的能力。此外,外资银行还承担着繁重的报告义务。审计机构EY在其进行的调查中,引用了一家深有感触的外国银行家的话:“我们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一年要提供6,300种不同的报告,而其母公司,仅提供400种。”最后,政府的直接插手也形成了障碍。有些外资银行反映,如果监管者认为它们放款过度,就会召集其开会,这是一种类似自我检讨的会议。
中国采取的一些限制措施,使得其能对其经济保持直接控制。这些限制,也是为了中资银行能免受成熟的外国同行的直接竞争。但相比十多年前,中资银行强大了许多。中国政府强调,将推动市场力量,以使增长建立在更坚实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可以从让外资银行进行真正的竞争开始。
译自:《经济学人》 2014年6月28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