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对于中国外汇管理政策的变化,新加坡一直很留神。作为亚洲主要金融中心之一,这个城市国家希望从人民币国际化中受益。但是,是否新加坡的外汇管理体制,能给提供借鉴意义呢?

 

经济巨人中国现在正在试验新汇率政策:允许人民币每日在中间价的上下限制范围内进行波动,而这个上下限制范围由央行在每天早晨制定。3 17日,波动范围已经从1% 加宽至2%

 

人民币很快就扩大了其随机的波动范围。在319日和320日的交易中,就中间价下降超过了1%。最近,为使人民币贬值,中国央行对外汇市场进行了持续干预,以打乱投机者习惯人民币会稳步上升的心理预期。这种作法会持续一段时间,除非货币交易者接受暗示并出售人民币。

 

但是,因为其外汇政策是临时性的,中国央行的行为很难预测。每天早晨,央行设定汇率中间价,通常情况下,让人民币升值一点。有时,央行会让人民币在设定范围内自由波动。另外一些时候,央行会进行干预。

 

美林的Ting Lu认为,如果中国象新加坡那样,采用一种更有原则性的方法,会受益更多。在新加坡“一揽子区间波动”模式下(BBC),新加坡货币管理当局按照该国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情况,设定新加坡元的价值。在一定区间内,其汇率可进行波动。并且,此区间按新加坡货币管理当局认为合适的方式,向上或向下爬行。

 

与中国作法不同的是,新加坡模式更为系统化。每隔六个月,货币管理当局会宣布:新加坡元是会向上还是向下爬行、爬行的快慢,并且会履行其承诺。

 

此种模式,在新加坡运作良好——不但防止了通货膨胀,而且防止了货币“错配”。同时,汇率稳定很好地服务了其基于转口港的经济。2012年,新加坡货物和服务的贸易额达到GDP370%

 

无疑,“一揽子区间波动”模式(BBC)也有代价。由于新加坡对于资本流动是放开的,其对汇率的控制,仅在放弃货币管制的情况下实现。就长期而言,这不适合中国——一个对贸易没有那么强依赖性的更大的经济体。随着中国放松资本项目管制,它需要放弃货币稳定以保持货币控制。那时,新加坡模式会值得学习。

 

新加坡模式的另外一个诱人之处,在于其模糊性。虽然货币监管当局每隔六个月公布其立场,但并没有量化。一揽子货币的组成、区间的幅度以及爬行轨迹,均没有对外公布。这些投机者都得猜测。

 

如果中国央行的决定,象新加坡那样,遵偱一个系统的法则。这个法则,最终会被分析师破译。到那时,没有理由再对此法则进行保密。真正能让投机者猜测(这是货币管理最糟的方式),是变化无常和神出鬼没。就此点而言,中国真的不用向新加坡学习。

 

译自:《经济学人》 2014322 

话题:



0

推荐

柯荆民

柯荆民

307篇文章 23分钟前更新

北京昌民律师事务所主任。柯荆民先生执业二十多年,曾担任中债登法律顾问近十年。承办过大量疑难复杂案件。近年来,热心于热点和公益案件。曾主编《金融法律实务》、与人合著《企业与债券投资》,并在《财新》、《金融时报》、《中国债券》、《中国风险投资》和《当代金融家》等报刊发表有多篇文章。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