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民点评:
审核制已经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场,不光发行人、地方政府、入股的PE在此有重大利益,中介机构如投行、会计、律师也深涉其中,甚至有些不良媒体也靠敲诈也在此分一杯羹。更重要的,这种制度造成新股价格过高,给了企业造假的制度动力。
如果取消审批制,监管机构就可以实现监管后置,集中资源打击二级市场上的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等证券不法行为。由于审核制牵涉利益阶层,以及中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的惯性,马上取消,恐怕会造成急剧的动荡。所以,审核制不是一个要不要取消的问题,是一个何时取消的问题。
相信决策者会凭着智慧和勇气,制订出取消审核制的时间表,给市场以充分的预期。
-------------------------------
来源:理财周刊 2013年02月01日 作者:张学庆
有报道称,发审委每一票都有价码。大体来说,一票三五十万元属正常。市场期待证监会能就此掀起反腐风暴。
股票发行审核制度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管理层力推发行审核制度,但有学者质疑该制度阻碍了市场的发展。最新一期财新《新世纪周刊》的报道将发审委巨大权限所产生的IPO利益链浮出水面。
投票有价码
报道称:“无论有价无市,还是有市无价,至少市场上流传的说法是,发审委每一票都有价码。”“大体来说,一票三五十万元属正常。每位委员平均每年审50家企业,80%的过会率。市场给每位发审委员一年的投票权估值1000万元。当然,有多少委员选择变现是未知数。”报道援引一位熟悉内情人士的话说,不是每位发审委员都收钱,收钱的也不会每单都收,得是信得过的关系,“安全是第一位的”。
这一报道在加强反腐力度的今天再次将发审委引向风口浪尖。市场都在等待有关部门的表态,期待证监会能就此掀起反腐风暴。
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批评声音不断
其实,较早以前就有批评发审委的声音。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就曾批评IPO审批造成一个寻租的乐园。“这些发审委员都是人,有多少人是能抵挡住金钱的强大诱惑?换句话说,只要存在这样的审批制,证监会”一权在手“,企业就会寻租,就会出现PE腐败”。
不过,反腐只是短期的迫切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否进行发行体制的改革,杜绝寻租温床。刘胜军质疑说,发审委从社会上邀请专家,大家轮流做委员。发审委员往往是在企业上市前的一周或一个月才拿到准上市企业的材料,如此之多的材料,短短一周甚至一个月之内,就能研究出一个评判结果?
刘胜军认为,股票融资是任何企业的正常权利,其发行价格的高低是由投资者来判断,而投资者的判断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比如,一个企业招股说明书出来了,每个投资者对这个公司的估值是不一样的,有的认为是5元,而有的人出6元,最终形成一个平均发行价,这个发行价就是合理的。
而现在,股民们面对的无奈现状是:证监会替投资人来做价值判断,证监会来决定这家公司是否上市。正是金钱的巨大诱惑,滋生了企业寻租的空间,造假案频频。现今,中国的证券市场陷入恶性循环:越是不好的企业越有动力去造假,正因为有这个审批制度,越是造假企业越舍得花钱去寻租,越是花钱去寻租上市的概率就越大。
即便造假丑闻被揭发,对其惩罚力度也不大。比如绿大地的案子,判下来居然没有一个人坐牢。对于证券犯罪,没有刑事追责就不能叫惩罚。
大量案例和现象表明:如果不取消审批制,中国证券市场的乱象无法消除。
发行制度如何改革
刘胜军表示,中国证监会从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障碍,唯一的障碍就是来自利益集团的阻挠。甚至可以说,很多上市公司背后都站着一位权贵。取消审批制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去做,如果愿意的话,审批制明天就可以取消。
刘胜军建议,中国应该吸取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的证券市场成功经验,即取消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如此一来,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就会回归正常值,企业失去了寻租的动力,造假的利益驱动也消除了。当然,一旦证监会重监管,严惩内幕交易、造假案等,肯定会遇到重重阻力,届时股票价格可能会下跌、将有大批资金要出逃,这样势必会影响证券市场的信心,但而从长远来看,这就是改革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但在经济学家华生看来,取消审批制是一个太简单的做法。中国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太多,能上市的估计有1万家,要是宽进严打也不能解决问题,最后受到损害的还是投资者。他认为有一个大的市场化改革的方向,然后逐步推进,不折腾出跟国际不一致的方法就行。一步到位的方法是不行的,中国的改革从来没有用过休克疗法。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