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从煤炭到黄金,作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者,中国不再是贪得无厌的买主。虽然增长放缓,一个更加富裕和挑剔的中国,现在正在变成出口商,而不仅是进口商。同时,中国利用其影响力,改变了商品交易的方式,将市场带回家,并且制定适应其需要的规则,而不仅是适应生产商和西方融资者制订的规则。

 

典型的例子是,最近,中国监管者批准了外资在上海进行原油期货交易。正式实施时间估计为11月,这将是外资这一次被允许买卖上市交易的中国期货合约。迪拜商品交易所(DME)Owain Johnson指出,中国对于改变商品交易方式有一个明确的计划,这是其中的一部分。许多商品通过大连港进入中国,使得位于大连的交易所,在不到二年内,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交易商。上海已经成为镍和铜的重要市场。

 

很多人预期,更多的黄金交易会移至中国。对于操纵的指控,已经动摇了伦敦作为当今全球黄金交易中心的地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金条制造国。626日,中国宣布,本年度末,将在上海推出以人民币为标价的期货合约。德意志银行的Grant Sporre认为,中国已经到达影响商品价格的“临界规模”。

 

与过去相比,中国现在运用其影响力的方式更加成熟。2010年,中国尝试控制稀土市场的努力——稀土含有17种稀有的金属,这些金属在许多仪器中少量使用——令人吃惊地没有成功。当时,中国生产97%的稀土矿。通过禁止出口的方式,中国希望能在本地处理这些矿石。但事实证明,稀土不是这么稀少:其他地方的公司重新开发了旧矿,这样,大大增加了稀土的产量。2011年晚期,稀土价格下跌。

 

中国现在的目标是抓住定价权。全球主要的原油标准布伦特 (Brent),以价格报告机构的数据为基础编制,而这些数据基于有关交易日一个短期的“窗口期”内进行的交易。中国国有的石油公司,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但从中国政府的角度看,将交易带回中国,可以降低成本并且降低遥远地方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因为这些发生事件的地方进口很少的原油。Johnson说,“他们问:为什么挪威石油工人罢工,要影响我们的经济?”

 

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者,中国需要制订自己的标准,此标准基于透明和全面的数据,以人民币进行标价,并且适用中国的法律。上海原油期货旨在实现这些目标。

 

随着中国大陆商品交易所的发展壮大,其竞争对手受到了压力。在2012年并购了伦敦金属交易所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极力扩张其金属交易业务,但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崛起,对其造成了竞争。3月,上海交易所威胁要起诉其新加坡同行,理由是抄袭其一份期货合约。

 

中国也面临几个障碍:外国投资者不愿意承担以人民币标价带来的汇率风险;面临纠纷时,也不能适用能带来安全性的英国法律体系;与商品仓库有关的丑闻(即金属被作为信用证的抵押品,以绕开外汇管制的限制),也动摇了信心。

 

在其他方面,中国也给商品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放慢,消费超过投资,成为增长的新引擎。故此,中国的需求正在改变。用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产品(煤炭、铁矿石、钢和铝)的需求正在变缓。中国已经到达“煤炭高峰”(由于担心空气污染,消费在下降);“钢高峰”也为期不远,在去年下降后只有约1-3%的增长。即使铜,也下降了一些。麦格理银行的Colin Hamilton指出,过去,消费通常比GDP增长得快,现在却落后于消费。让人头疼的是,中国过去是吸收全球原材料的大海绵,而现在,由于其便宜和大量的能源、不断增长的科技水平和过剩的冶炼能力,已经成为不锈钢和铝的出口国。

 

对此,出口商必须开发其他商品在中国的出口机会。中国的消费者更加富裕,激发了对乳制品、肉类、巧克力和珠宝的需求。这对这些商品本身,以及生产这些商品的原材料,有很大的影响。例如,虽然中国铁矿石的进口下降,但对于大豆(主要用于饲养家畜)的需求,却在持续增长,主要原因是中国的肉类消费上升,当然中国建造了大量大豆农庄也可能是部分原因。

 

但这种趋势是否会持续,有不确定因素。平均而言,中国消费者卡路里的消费水平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达到美国的85%。顾问公司Capital Economics指出,从猪肉到鸡肉的转化,是一种健康的趋势。事实上,这种转化将降低对农业产品的需求。大型糖果公司Hershey,已经减少了其在中国的销售增长预期。

 

不管中国是采用西方习惯,还是采用更加节约和健康的方式,将重新塑造商品这个产业。重要的是,中国对商品交易的影响更加直接。市场经济中普遍认可的规则是:客户永远是正确的。中国正在运用其作为买方的影响力,以确保商品以其希望的方式进行交易。

 

译自:《经济学人》 74

  

话题:



0

推荐

柯荆民

柯荆民

304篇文章 18天前更新

北京昌民律师事务所主任。柯荆民先生执业二十多年,曾担任中债登法律顾问近十年。承办过大量疑难复杂案件。近年来,热心于热点和公益案件。曾主编《金融法律实务》、与人合著《企业与债券投资》,并在《财新》、《金融时报》、《中国债券》、《中国风险投资》和《当代金融家》等报刊发表有多篇文章。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