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的农历通常被认为是月历,但这并不正确。事实上,农历是月历和太阳历的混合。有时,农历得加上一个闰月,以便与整个太阳历吻合。中国的农历系统大约存在了2500年,现在研究它,并不是出于学术上的好奇心,而是因为它对经济数据影响很大。基于农历的中国春节,是消费高峰和物价上涨较快的时候,但春节有时在一月,有时则在二月(按照格里高利历),并不确定。所以,相应月份的经济数据比较,就成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每隔几年,这些差异就会扩大(2015年属于此种类型)。去年插入了一个农历闰月,今年的春节就来得格外晚,218日才开始。这种天文上的巧合,对不满意于最近的中国经济数据的人,会给一些安慰。这些经济数据猛一看,还挺让人担心。

 

已经公布的宏观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经面临通缩的危险。消费价格仅比去年上升0.8%。跟前几个月比,下降得比较快;贸易也比较弱:出口下降了3%,进口下降了20%(见表)。

 

  

具体春节有哪一个月份,可以相当大地影响中国经济。在中国,从船运至道路施工的大多经济活动,都在过节前匆匆地结束。此种情况,去年集中在一月份,而今年体现在二月份,因为今年春节较晚。结果是,跟一年前相比,今年一月份异乎寻常地不景气:消费类的通货膨胀率意外地减少了半个百分点,这很醒目。至于贸易,由于得根据日历进行调整,出口和进口的下降是比较大的,但并没有报道的那么严重。

 

使得情况变得复杂的因素,除了日历外,还有其他。中国这个冬天特别温暖,使得蔬菜和水果的价格下降,二者在通货膨胀指数中占有很大的权重。另外,随着全球商品价格的崩溃,进口的数值被侵蚀。比如,就数量而言,中国的石油需求与去年持平,但如以价值衡量,原油进口下降42%

 

由于日历问题长期存在,中国直至三月份才会公布前段时间的统计数据。也就是说,将一月和二月放在一起,以衡量零售和工业产出的真实状态。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统计数据会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在放缓,但不会像一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的那么强烈。

 

央行采用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过,已经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最近,央行提高了银行可以借出的存款比例。但与其说此举是针对经济放缓,还不如说是针对资本外流。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增长情况,政府知道应以长于一个月的周期衡量。

 

译自:《经济学人》 2015214

话题:



0

推荐

柯荆民

柯荆民

304篇文章 18天前更新

北京昌民律师事务所主任。柯荆民先生执业二十多年,曾担任中债登法律顾问近十年。承办过大量疑难复杂案件。近年来,热心于热点和公益案件。曾主编《金融法律实务》、与人合著《企业与债券投资》,并在《财新》、《金融时报》、《中国债券》、《中国风险投资》和《当代金融家》等报刊发表有多篇文章。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