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荆民点评:

我国的利率管制,即以行政手段对资金价格进行畸形压低,为资金的黑市-影子银行(非银行从事贷款和抵押等金融业务)打开了方便之门,是造成高利贷和理财产品问题的根源。我国的利率改革已经走过了第一步,即在提高了存款利率的同时,降低了贷款利率,减少了银行赢利的“剪刀差”。下一步要做的,是取消限制利率的“Q条款”,逐渐实现资金价格的市场化。

----------------------------------------------------------------------

来源:新京报   2013年02月18日

高利贷等都是利率被控制的结果

新京报:去年央行连续两次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你认为原因何在?

余方:利率市场化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双轨制类似。二三十年前,我国的商品实行双轨制,比如,猪肉有一个官价,也有一个黑市价格。国家规定在收购猪肉的时候,有一个固定的收购价,比如,2块钱/斤。而投放到市场的时候,有一个市场价,比如5块钱/斤。而3块钱的差价就被控制猪肉的部门赚取了。

这个价格是国家限制的,往往跟市场供需关系不大。当猪很少的时候,还是2块钱/斤收上来,5块钱/斤卖出去。这个时候,对猪肉的需求可能会产生紧缺。如果有人出5块钱/斤收购生猪,且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那么,老百姓肯定会把猪卖给他。此时就出现了黑市价格。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银行利率也可以理解为钱的价格被管制。例如,国家规定老百姓的银行存款利率为3%-4%,而国家贷款利率为6%-7%,中间这个息差部分被银行控制和赚取了。而需要融资的企业,以5%-6%的利率筹款,且可以实现回报,老百姓会把钱借给他使用。这是钱的“黑市”价格。

新京报:那这样的利率“双轨制”有哪些问题?

余方:其实,双轨制的问题在于:在猪肉的例子里,谁控制了猪肉的买卖过程,谁就有很大的盈利空间。而在银行的例子里,谁有控制利率的权利,谁就赚取了息差利润。

长此以往,市场不能准确反映钱的实际价格。当市场上钱少的时候,(存款)利率不能往上走,很多的时候反而是往下。人为地把利率浮动限制住,市场对钱的供需就会被扭曲。所以,影子银行、高利贷等,这都是利率被控制的结果。所以,国家现在也意识到这一点,正在逐步放开利率。

平稳的经济环境有助于利率开放

新京报:具体会给中国银行(3.09,0.00,0.00%)业带来哪些动荡?

余方:毫无疑问,存贷利率的调整,尤其是当前存款利率上浮,贷款利率下浮,缩小了利差,占银行利润大多数的息差部分会减少。同时,银行间的竞争加剧,会加速银行业的优胜劣汰。

新京报:这是为什么呢?

余方:当初利率管制的一个出发点是为了避免银行间的过度竞争。尤其是20年前,国家的大银行(国有五大行)很弱,有很多坏账问题,完全不能够竞争。如果当时的银行业为了揽储,或者增加贷款,把利率压得太低或太高,那么会对银行的发展有不利影响。

自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革以来,强壮了很多,盈利水平提高很多。现在的中国银行业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竞争了,包括在利率上进行竞争。

新京报:在息差进一步缩小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该如何应对?如何创新服务?

余方:我想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应该多元化,打破以利差为主要盈利点的局面,比如说,可以做一些信用卡业务、个人贷款业务等。长期来看,靠利差来维持银行的发展,效果是有限的。在发达国家的银行里面,银行的利差只是利润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别的业务来做。

新京报:你刚才说我国的银行业目前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竞争,那么,二级跳的改革窗口期大概在什么时候开启呢?而完全放开利率,又会是在什么时候呢?

余方:具体的时间表很难预测,只能说看第一步放开之后,市场的反应如何,国内外的形势有没有不利的因素等。一个相对平稳的经济环境,有助于利率不断地开放。如果没有的话,就会继续走下去。但是,如果今后两年出现大的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就会慢下来。

百姓购买理财产品只因存款利率低

新京报:去年底一些银行出现了代售第三方理财产品风波,银监会随后加大风险排查,该如何管控这种风险?

余方:目前国内理财产品很多,还有不少信托公司在发行理财产品。其实,这源于国家对钱(利率)的管制。一旦国家把买卖价格控制死了之后,必然会形成“黑市”。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理财产品是中小型公司、企业需要钱做项目,但从银行贷不到钱,就通过信托等理财产品作为一种桥梁来筹款。

只要利率市场不开放,理财产品问题还会盛行,监管也很困难。但是,对投资者来说,加强风险教育很重要。很多投资者得到的消息都是这款产品从来都不会出事,其实任何产品都是有风险的。

新京报:该如何进行投资者教育?

余方:要投资者明白任何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银行也要明确风险提示。现在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做得还不够,不少理财产品合同上会写“本金不保”等,但这只是很小的字体,投资者很难找到这样的风险提示。即便很多投资者购买时看到了,也不知道看到了什么。

新京报:除了加强投资者教育外,还需要相关的政策出台吗?

余方:银监会一直没闲着,开始在管这些事情了。但是,这事儿根源在于利率的控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与逐步放开,理财产品的问题将逐步解决。也就是说,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帮助这个问题慢慢消除。

新京报:利率市场化改革怎么能帮助这个问题慢慢消除呢?

余方:现在老百姓购买理财产品,是因为银行的存款利率很低,比如2%年利率。而如果银行能提高存款利率,接近市场化利率,比如5%,那么,很多理财产品就不一定有市场了。老百姓购买理财产品的动力小了,那些中小企业发售理财产品的动力也会变小,也将有更多的机会从银行获得贷款。

这是供需两方面决定的,老百姓希望自己的钱有更高回报的需求,这是供的方面;需的方面是谁需要这些钱,如这些中小企业需要钱,但是从银行得不到贷款,便会给一个高回报率的融资需求。

新京报:这算是影子银行吗?

余方:算是,它的产生还是由于我国的银行利率被管制,我国现有的银行体制导致影子银行的产生。影子银行在国外的定义是,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从事放款、抵押等金融工具的操作。这与我们国内的定义不太一样,国内的定义主要是指地下钱庄等灰色银行系统。

新京报:这对商业银行有什么冲击吗?

余方:会有一定程度的冲击。还是猪肉的例子,如果国家收购价是2块钱/斤,而有人出价5块钱/斤,而且这个人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这就形成了“黑市”。“黑市”猪肉就是现在的影子银行。当前,银行利率被控制,贷款额度也被控制,这些需要贷款的企业却拿不到款。如果银行系统是一个市场化的,那么,大家会愿意到更正规的银行里去贷款,满足借贷需求。

新京报:如果按照国外的定义,那中国会不会像国外那样,银行帮企业发售理财产品融资?

余方:中国已经有一些券商、投行等帮企业融资的服务,这应该是一个挺有活力的市场。

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尚无质变

新京报:去年的温州金改一度是金融改革中的热点,你怎么评价其目前进展和成绩?

余方:去年温州金改进展比较慢。虽然当时大家抱有很大希望,但是,最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很多当时想做的事情并没有取得成效,而且,所有的金改方案里并没有利率市场化的方案。其实,做不出很多的事情来。

新京报:你认为主要阻力有哪些?

余方:温州金改主要的阻力在于它需要很多层面上的博弈。从中央到省里再到地方,每一个环节都有既得利益部门在博弈,需要平衡利益。温州金改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如果期待温州金改一下子取得很大变化,可能会失望。

新京报:现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推动,那么,二者结合起来,会不会加速进程?

余方:目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停留在第一跳,仅仅提高了存款利率降低了贷款利率,那么,接下来要看“第二跳”“第三跳”什么时候会发生。如果到了“第二跳”和“第三跳”的时候,可能会有大的变化。

现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并没有质的变化,只是从原来的一个限制到了另外一个限制。希望有更大的变革,完成第二跳和第三跳。这样的话,对于地方的金融改革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新京报:下一步民间金融改革的突破口在哪儿?

余方: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像利率就是钱的价格,如果这个能够市场化,那么后面很多事情便会迎刃而解了。如果这环卡住了,很多事情非常难操作。

利率改革要从银行本身突破

新京报:这一环该如何突破?

余方:还是在于银行本身,比如一个人习惯了吃某种东西,突然不给他吃,他就不高兴。银行每年都很容易获得息差,而且占据了利润的大多数,这就是政策利差造成的。如果一下子停掉,那么,银行非常不愿意看到。但是,所有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都需要银行的配合。

新京报:银行吃息差具有惯性,那么,这会不会成为民间金融改革的阻力呢?

余方:这不大好直接说。但是,任何的改革主要的阻力就是既得利益者。因为很难让所有人的利益都在改革后改善,更大的可能是有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失,有些人的利益得到改善。从最上层的宏观调控来看,只要总的利益在提高(大多数人的利益在提高),就可以改革。但是,在操作的时候,这些利益受到损害的既得利益者,他会使出很大的劲儿不让你做这件事儿。

新京报:面临民间金融的崛起,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哪些危机?

余方:在上下都有压力的情况下,第一点,商业银行要拓展自己的业务,像建行开始涉足电商,做善融,这其实是一个挺好的变化。银行本身要把自己的业务多元化,要到原来不愿做的领域去,服务到更多的层面上。

第二点,由于银行利差在不断地缩小,银行需要把风险管理做得更好更完善。国外的银行风险控制部门是一个很大的部门,有很复杂很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这应该是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跟上的。

新京报记者金彧杨万国

话题:



0

推荐

柯荆民

柯荆民

304篇文章 18天前更新

北京昌民律师事务所主任。柯荆民先生执业二十多年,曾担任中债登法律顾问近十年。承办过大量疑难复杂案件。近年来,热心于热点和公益案件。曾主编《金融法律实务》、与人合著《企业与债券投资》,并在《财新》、《金融时报》、《中国债券》、《中国风险投资》和《当代金融家》等报刊发表有多篇文章。

文章